光之护卫(韩国“年度最佳小说集”榜单前三甲;也许,有一天我也会成为某人的光芒,同时也会被他人照亮)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光之护卫(韩国“年度最佳小说集”榜单前三甲;也许,有一天我也会成为某人的光芒,同时也会被他人照亮)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光之护卫(韩国“年度最佳小说集”榜单前三甲;也许,有一天我也会成为某人的光芒,同时也会被他人照亮)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光之护卫(韩国“年度最佳小说集”榜单前三甲;也许,有一天我也会成为某人的光芒,同时也会被他人照亮)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光之护卫(韩国“年度最佳小说集”榜单前三甲;也许,有一天我也会成为某人的光芒,同时也会被他人照亮)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光之护卫(韩国“年度最佳小说集”榜单前三甲;也许,有一天我也会成为某人的光芒,同时也会被他人照亮)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光之护卫(韩国“年度最佳小说集”榜单前三甲;也许,有一天我也会成为某人的光芒,同时也会被他人照亮)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光之护卫(韩国“年度最佳小说集”榜单前三甲;也许,有一天我也会成为某人的光芒,同时也会被他人照亮)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光之护卫(韩国“年度最佳小说集”榜单前三甲;也许,有一天我也会成为某人的光芒,同时也会被他人照亮) kindle格式电子书
寄语:
也许,有一天我也会成为某人的光芒,同时也会被他人照亮;韩国“年度最佳小说集”榜单前三甲作品。
内容简介:
《光之护卫》是韩国作家赵海珍的第三部短篇小说集,共收录九篇作品,包括荣获李孝石文学奖的《散步者的幸福》。
赵海珍擅长以对位法编织结构严谨的复调情节:出身贫寒的韩国当代年轻女性战地摄影师,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流亡海外的犹太小提琴手;客居他乡、无所依靠的游客,与非法入境美国的阿根廷清洁工;害怕人生遭受背叛的祖母,与她那年轻时萍水相逢的恋人;无力谋生的失意哲学家,与努力专注于活着的感觉的中国留学生……人物跨越时空,产生联结,命运彼此交错、呼应。微小的善、无意识的恶如同蝴蝶振动翅膀,最终给他人带来海啸般无法平复的巨大影响,薄薄的光束可以瞬间照亮平凡之物,赤裸的时间也让人性中的黑暗和不安无所遁形。
我是一个希望用真心写真心的人。
——赵海珍
书籍目录:
光之护卫 / 001
演绎的开始 / 026
与万物作别 / 051
东柏林 / 077
散步者的幸福 / 102
走好,姐姐 / 126
时间的拒绝 / 149
?? / 173
小人物之歌 / 197
作家的话 / 219
作者介绍:
赵海珍(???)
韩国作家,1976年出生于首尔,毕业于梨花女子大学。2004年,她荣获《文艺中央》新人文学奖,从此步入文坛,随后又屡获大奖,包括申东晔文学奖、文学村年轻作家奖、无影文学奖、李孝石文学奖、白信爱文学奖、大山文学奖等。擅长在琐碎的日常中发现新事物,以独到且温暖的视角审视生活。著有短篇小说集《天使之城》《周四见》《光之护卫》《顺畅呼吸》,长篇小说《无限美梦》《与Loh Kiwan相见》《无人见过的森林》《穿越夏天》《单纯的真心》《完美的一生》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作家的话
任何故事都无法完整描述一个人的一生。我深知,人的一生中无法表达的瞬间要远远多于可以表达的瞬间。尽管如此,故事之外的世界里,无数文字、思绪和情感分分合合,聚聚散散,又形成一条条小路……这种想象总是散发着一种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
一直以来,我都非常感恩于能够成为一个写故事的人。
感谢为制作本书付出辛劳的所有人。特别想向这本小说集第一位读者金华英编辑、撰写评论的韩基旭评论家,以及身边经常唤醒我勇气的人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我一直非常期待这本小说集的出版。
在我和我的世界之外,人们跨越时空的壁垒相互沟通交流,产生联结,我想,他们比我更有胸襟、更有人情味。
现在的我……
也许真的可以书写他人的故事了。
2017年 早春
◎作家访谈
观察人性的光谱——专访赵海珍
采访时间:2019年4月3日
采访机构:
Korean Literature Now
(韩国文学翻译院旗下英文文学季刊)
您的作品经常给读者留下很多疑问。这是有意为之吗?
写出一些感动人的作品是很难的,此类作品也有其地位,但我认为所有作家都很想要的其实是写出一些引发你思考、拓宽你视野、挑战你自我感知的东西。这就是我追求并一直努力在写的。
您如何创造出了《散步者的幸福》中的主人公洪美英这一角色?
我自己当了很多年大学老师,所以我知道教书这份差事是多么不稳定,而洪美英这一角色便是由此诞生。洪美英是一位被校方裁掉后在便利店打工的前哲学讲师。诸如此类的我还写过:没机会拍片的电影导演、受挫的艺术家、不知何时会失去赖以生计的饭碗的临时职员等。在我四十岁之后,我更加意识到这样的不稳定,也因此将更多注意力放到这类“自由落体中”的角色身上。我也观察到我生活中有很多人看上去体面,但其生活随时都有可能脱轨。
我们越上年纪,社会越被资本主义统慑,我们拥有的那些归属感和稳定感就越显得虚弱。社会随时可能崩塌,而我直到不惑之年才清楚感受到这一点。以上种种,以及我对当今社会的总体看法激发了我对洪美英这类角色的兴趣。
您笔下角色的特征似乎是,即便在最困难的处境下,仍保有尊严。
我不认为处境或工作上的变化能改变一个人的本质、其哲学、其处世之道。当然,像洪美英,她曾经对自己的幸福与死亡有抽象的思考,而在经历了切身的贫穷后,思想从名为“活下去”的另一头浮现。你当然可以创作这样的角色,但写作时没必要剥去一个角色的尊严,而是恰恰相反。
那这是因为您对人性的信仰吗?
我的确对转瞬即逝的人性一刻有着信仰。我不认为我们时刻都披着人性的外衣。不只是我,我的朋友们、我笔下的角色们也不相信。我们并非夜以继日地披戴着人性过活,而是在瞬息间邂逅自身人性,抑或幸福,就像《散步者的幸福》那样。我在作品中试图捕捉的,就是这类光束般的瞬间。
您经常写一些政治边缘化的角色。您相信虚构文学有社会责任吗?
我压根不考虑虚构作品是否要有社会责任这件事。我不考虑一个东西会如何被解读、它是否具有寓意。我考虑的是作者即是见证者。我认为虚构能做的一件事就是去代表在政治上被压迫的、在实际意义上被抹掉的群体。
我不指望有人能通过阅读我的作品去拓宽他们的政治视野或打磨他们的批判能力。但若有我的读者能了解到那些为了寻求难民身份一路跋涉至欧洲的人,或是像高丽人那样仍然健在却不得政治话语权、在历史的一页销声匿迹的族群;若有人能意识到纳粹大屠杀的底层逻辑在异时异地的韩国社会正再次上演,那会让身为写作者的我十分开心。对我而言,那就是虚构的影响力所在。
在处理沉重的题材时您最重视的是什么?
到头来,写虚构作品即写人。/我试着尽量写得真实一些。比如在《光之护卫》中,权恩这一角色便是被她和阿尔玛·迈尔的平行人生所震撼到了。这些角色当然都是虚构的,但举个例子说,有一个场景里阿尔玛·迈尔在儿子死后接受采访时露出了微笑。我写那个场景是为了让阿尔玛显得尽可能真实。为了将那种实感传达给读者,我试着让我的所有角色都尽可能真实。
是什么吸引您去处理历史和政治主题?
我不认为你可以完全脱离当下的事件去创作小说。作为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一员,我越年长便越能感觉到这种责任。它与我身为写作者的责任相重叠,因为写作者是我最重要的身份。不管是当我看着这个社会,觉得它不对劲的时候,还是有惨剧发生的时候,我都不能就这么不管不顾。之所以这样,一是因为我是一名作家,二是因为随着身体逐渐老迈,我会觉得,或许我并不曾做错什么,但这现实已有我一份。
所有的悲剧事件,所有的起起落落。这一切让我疑惑我们在哪里犯了错,而这种疑惑把我带回到历史之中。无论是那些曾在其他国家发生过的事情,还是这些发生在在当今韩国的巨大悲剧——具体表现为对他人的恐惧与憎恶。无论是战争,还是纳粹大屠杀。或许一切的缘由仅仅是人们觉得,我们不喜欢外国人,我们不喜欢他们的文化,我们不喜欢肤色不同的人。事情从此开始变糟。我在想,难道那就是韩国社会的当下现实吗?然后我就写了《光之护卫》和《与万物作别》。
您的作品经翻译后获得了好评。您认为原因是什么?
据我所知,《与Loh Kiwan相见》的翻译版已经出版了,我的诸多短篇小说中,《光之护卫》也已收录于某选集中出版,同时《与万物作别》被选作了韩国文学翻译院翻译奖的赛题。我其实认为《与万物作别》一文或许并不是最普世的,因为它所探讨的是韩国过去的政治事件。但故事本身聚焦的是徐君和姑妈之间的感情纠葛。他们被历史所亏待,但我并未聚焦于此,而是选择聚焦于他们必经/必定经历过的内疚、悲伤和痛苦。我更希望凸显个人的历史,而非外部世界的历史,而且我想很多人能与我这种写法产生共鸣。
您有什么新的计划吗?
我把小说集《光之护卫》里的一篇短篇《??》扩写成了一部叫《单纯的真心》的小说。我去年基本上都在创作这部作品,我刚将它递交给出版方,所以它大概四五月份可以面世。除此以外,我也一直在写短篇小说。
(翻译:李安迪)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很久以前,汉娜给自己立下三条规则:不交分享秘密的朋友,不交共享未来的恋人,不信能仟悔罪恶的神。
“那你打算拍些什么呢?”我举起酒杯,随口问了些无关紧要的问题。“要拍人啊,”她回答,“战争的悲剧不应在钢铁武器或者倒塌的建筑中去寻找,而应从镜子前化妆的年轻女人想起死去的恋人时那双湿润的眸子里寻找。如果没有战争,像你我一样哭泣的普通人,才是战争本身。”
银幕上,阿尔玛·迈尔对她长期蛰居的原因做了说明:“我实在不能容忍他们用诸如‘时代的良知'‘犹太人最后的希望'这样的修饰语来包装诺曼。躲在这些夸张的修饰语后面,即便什么都不做也能成为正义的证人,这种信念怎么说呢,在我看来,简直就是一种天真的欺骗行为。这就如同面对只要想知道就会知道的事物,却假装不知道,过后再声称因为自己不知道,所以不用承担责任一样。我仍然记得,很多非犹太人在战争结束后才对“犹太人大屠杀”的残忍露出惊愕的表情。我并不生气,不论是那时还是现在,我只是更加无力了,就是那种有气无力的幻灭之类的感觉。”
战争的悲剧不应在钢铁武器或者倒塌的建筑中去寻找,而应从镜子前化妆的年轻女人想起死去的恋人时那双湿润的眸子里寻找。
姑妈爱着的不是徐君,而是徐君的形象。因为形象并无实体,所以不能将其撂倒扔到拳台之外。
做出尝试后遭遇失败所带来的虚无和不做任何尝试的固有虚无是不同的,我们应该在反复的日常和情感中,寻找自我存在的意义……希望你们在有生之年,可以专注于活着的感觉。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韩国中生代实力派小说家赵海珍短篇小说代表作首度引入国内,收录李孝石文学奖获奖作品《散步者的幸福》。
“你知道一个人可以做的最伟大的事情是什么吗?”——述说普通人微小的善,如何对其他人的命运产生巨大的影响。(《光之护卫》)
“我活着,我正专注于活着的感觉”—— 囿于昼夜、厨房与爱,该如何想象山川湖海?(《散步者的幸福》)
“世界将无法压抑我们的想象。”——逝去时代陌生人遥远的挣扎,也能给当下的人们带来勇气和力量。(《东柏林》)
“伤痛不会使灵魂成长,只会不断地侵蚀灵魂。”——呼应《鹿川有许多粪》的现实叙事,李沧东没有继续写下去的故事,也构成了这本小说集的一个面向。(《小人物之歌》)
书摘插图
《散步者的幸福》节选
今年的最后一天,关于“不在”,我思考良久。可能是因为我看到了象征公园的铜像被拆除后,留在原地的漆黑空白吧。我已经很久没去公园散步了。石膏支架上留下的脚印状痕迹,看起来就像因某人的疏忽而未能及时清理的灰尘堆,而非寻找消失“存在”的神秘线索。
还记得那尊老年农夫铜像吗?以前我曾提过,人们为一个连名字和生卒日期都不详的农夫而非一名英雄或著名艺术家立了铜像,这令我惊讶不已。这次我还了解到,似乎从很久以前开始,这座铜像就已是争论的对象,当地报纸定期登载要求拆除铜像的社论,听说上次在犹太人赎罪日那天,还有大学生在铜像前举牌示威。之所以发生这类大大小小的骚乱,都是因为一直以来人们都执着地记得,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平凡农夫的单纯会是一种恶。据说,铜像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那些相信土地,撒下种子,收割粮食的平凡农夫们,仅因邻居是犹太人,就选择告发他们——那些到前一天为止还互相问候的邻居——或抢夺他们手中的财产。虽然目睹了邻居中枪倒地,清晰的脸庞在大火中燃烧,但农夫们依然若无其事地去市场,烤面包,在睡觉之前亲吻自家孩子的脸颊。我的寄宿处的房东奶奶——是位俄罗斯的移民——曾经对我说过,在德国入侵俄罗斯时,她年仅十六岁的大姐入伍当护士兵,一年后战争结束,家里收到了大姐回家的通知书,全家人都去车站接她,但是谁都没认出她来,甚至连母亲也没认出来。月台上站着的不是一个十七岁的青春少女,而是一个白发苍苍,充满辛酸气息的女人。据说后来到了不再觉得白发违和的年纪,奶奶的大姐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万幸”。因为老了,因为逐渐健忘了,因为马上就要死了,真是万幸……如果人生是长长的圆柱体的话,对她来说,“万幸”这句话就是通过时间之网,堆积在底部被提炼多次的结晶体。这就是战争带来的残酷之处。
所以拆除铜像合情合理,可是老师,我明明清楚这点,却依然感到十分遗憾。前几天分明还能看得到,摸得着,当初我看到那双皱巴巴的手里拿的不是刀子或书本,而是犁头时,我内心受到的冲击至今依然历历在目。简直不敢相信,一夜之间,“存在”就变为“不在”。虽然这座城市的任何人都没有义务告诉我这样一个异乡人铜像将被拆除,但我依然产生了一种背叛感。也许是因为我意识到,终有一天,我再也感受不到这世上的一切,这让我深感痛苦。
“希望你们在有生之年,可以专注于活着的感觉。”
当时老师如是说,我感触良多。
上完讨论死亡主题的那节课后,我向老师倾诉了李善的突然死亡,那时老师握住我的手分明这么说过吧。老师那双连个常见的戒指都没有戴的手,一辈子都在读书写字,批阅学生的作业和试卷,上了年纪的女人的小手,似乎完全刻印在了我身体的记忆里。在失去李善后,也只有那双手一直抚慰着我那想要逃离罪恶感的胆怯想法。一个人死了,他所在的位置只剩下一片空白,连缕头发都没有,为什么我还活着?为什么还要继续活下去?这是李善的离开让我深刻思考的问题。
老师,今天,关于“不在”,我思考良久,我想,它是在这个被称为“永恒”、没有起点也无终点的线上不断明灭的小点,也代表着我在思念因凸显其不在而存在的李善。老师现在在哪里?什么样的语言在通过老师的时间呢?您幸福吗,老师?我想从老师那里听到的其实只有这些。今天,我的语言依然苍白无力。
*
她一直十分紧张,但幸好再也没有顾客向她彬彬有礼地问好。凌晨三点过后,顾客减少,紧张感缓解,困意也随之袭来。她坐在塑料椅上打瞌睡,这时突然被一阵手机的振动声惊醒。手机屏幕上显示是家里的电话号码。母亲做完手术,在医院住了很长时间,这之后就患上了抑郁症,会偶尔在这样的清晨突然醒来,给她打来电话。
她没有马上接起电话,不知何时起,母亲开始主动向她讲家乡和外婆的事。大多是母亲六七岁时在家乡经历的战争故事。母亲的故乡在山清郡,她从未去过那里,外婆在她出生之前就去世了。对她来说,那场战争就是一件客观上的悲惨事件,一种人为的产物。生病之前,母亲对家族史缄口不言,担心会带来什么不利,直到走到生命的终点,她才反复踏上回乡的旅程,回到了与外婆一起生活过的家乡。但母亲为何如此,她不得而知。
她犹豫了一下,按下了通话键,“我还有话没说。”母亲立马打开了话匣子,像是一直在等着似的,声音充满焦虑。
“你一定要听。我不是说嘛,那时候呀,我们村很多青年和警察成群结队来杀人。”
她紧紧地闭上了眼睛。母亲接下来会说什么,她一清二楚,这已是老生常谈。
“其实我父亲,也就是你外公那时也去世了,说是立即处决还是什么来着。还没来得及给父亲下葬,母亲就拉着我连夜去了住在山那边的我舅舅家。当时是隆冬,一路上看到狗在吃尸体,人们又在吃狗。虽然母亲和我没有说什么,但我们都知道父亲也成了狗的食物。到了舅舅家,我把手脚冻得生疼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一心只想着吃饭,那时已经饿了三天。不近人情的舅妈只给做了一碗汤饭,我狼吞虎咽地全吃了,都没想着让母亲吃点。谁承想却吃坏了肚子,凌晨的时候都吐了。因为觉得可惜,我哭了,妈妈也哭了。妈妈,我妈妈是什么人,美英啊,你知道吗?”
母亲急切地问道,但她无话可说。“别说了,快睡吧。”有时她好不容易说出这么一句,这时母亲就开始抽泣。每当母亲哭泣时,她总感觉自己是个罪人,这种情绪挥之不去。不能奢求赎罪和救赎,生前就已注定的罪人……
她把手机放在柜台上,静静地等待母亲挂断电话。
累了。
自从母亲的前额叶诊断出肿瘤后,她慢慢开始感觉累了。想到不远的将来,自己将要面临母亲的去世,一股巨大的孤独感涌上心头,仿佛独自站在大雪纷飞的空旷田野上。但想象中的孤独最终还是没有战胜现实中的疲惫。疲惫丝毫没有减轻。早上一觉醒来,和昨天同样大小同样质量的疲惫再次来袭。她想,这是一种接近死亡的疲惫。
她一度被死亡所迷惑,她仰慕的哲学家都乐于对向死而生的存在进行反思省察。读着他们的书,她度过了年轻岁月,也像他们一样向着未来的死亡,坚强地活在当下。对她来说,死亡并非一个具体的终结过程,而是一个存在不断完善自我,重新思考成熟意义的抽象过程。
“不,死亡就像餐桌上一个无人来访的空位置一样,伸出双手再也触摸不到,再也不能面对面笑着畅谈了。就这样结束了。完了。一无所有,无法挽回,您能理解吗?”
某天下课后,在空荡荡的教室里,梅琳握紧小拳头哭着抗议道。那天她第一次把梅琳当作一个个体来看待。在一群学生中,把某个学生视为一个个体的情况并不常见。不,这或许是她唯一的一次经历。身体微微颤抖的梅琳,痛哭了一场后,谈起了自己最近经历的一次死亡。李善,梅琳的韩国朋友,年仅二十三岁就选择自我了结……如果知道了他人特有的痛苦,就会产生一种悲伤,而这种悲伤最终会成为一种自我安慰的工具。那时,她已看出哲学系即将消失的迹象,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仰慕的哲学家的书籍被搬到图书馆角落里,这时梅琳因失去朋友而深陷痛苦的脸庞,对她来说,就像被遗弃在世界尽头的一面镜子。她感受到一丝同质感。不,应该说她想感受那种感觉。她相信被厄运夺走唯一宇宙的不止她一个人,这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这么一想,她感受到一丝安慰。
她需要梅琳。
凌晨四点,头班公交车发车时间一过,便利店的开门频率愈加频繁。大部分顾客都是在天亮前赶到M市的施工现场、大厦卫生间或饭店厨房上班的人。这些年老而贫穷的劳动者,在上班路上购买的大多是方便面或袋装面包之类的食品,其中一些人会站在便利店内的简易餐桌前吃一顿并不丰盛的早餐。便利店内很快弥漫着一股廉价食品散发出的人工味道,这是唤醒饥饿感的味道。顾客一阵进进出出,等闲下来后,她从冰箱里取出一个过期不能出售的三角紫菜包饭。她小口嚼着每一颗饭粒里都掺有凉意的三角紫菜包饭,这时,她感觉很久以前母亲在亲戚家连嚼都没嚼直接吞下汤饭的剪影,和现在的自己轻轻地重叠在一起。就像两张飘动的纸页一样,母亲的过去和自己的现在连接起来。一个时期就这么结束了,她想。
媒体评论
重新唤起了呼应这个时代的文学想象力。
——李孝石文学奖获奖评语
赵海珍的小说展现了那些受到光之护卫的人们的联结,告诉我们在这冷漠时代下,对他人的同情和善意会让世界闪闪发光。
——《东亚日报》
赵海珍笔下“活着”的感觉令人印象深刻。小说中的人物为了让彼此活下去而努力挣扎着,他们也依靠这股力量艰辛地活着。这个同行者可能是亲近之人,也可能是来自异国的陌生人。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和走出自我世界的人们跨越时空的界限,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建立联结,为其人生带来了温暖的光芒。
——《亚洲经济》
如果说感知他人是小说家的本质特征,那么赵海珍则更进一步接近了本质的核心。
——《首尔新闻》
◎读者评论
《光之护卫》这个标题,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读完全书后,更加感觉这个书名散发出耀眼的光芒。这让我产生一种感觉:我走在灰暗的世界里,找不到方向,漫无目的地徘徊时,突然看到一道光——一个人、一声呼唤或是一种联结,这些有时足以照亮一个人的前路。
——?????
故事中那些脆弱、无力的人们让人心痛不已,但作者细腻柔和的笔触中和了那份悲伤和痛苦。光、春夜的温馨记忆、姐姐、名字、歌声等意象柔和却不失力度,以至于让我产生了一种想象,认为故事之外的主角们肯定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
这部作品共收录九个短篇,却完全没有短篇的感觉,每篇读起来都像是在讲述一个绵长悠远的故事,这种阅读体验还是第一次。
——???
在异常艰辛的时期遇到了这本书,它将我内心的孤独和疏离感最大化,让我产生一种神奇的感受,这种痛苦的体验反而给予我莫大的安慰。作为一名读者,第一次产生了想要报答作家的想法。
——?????
尽管这本书的主题比较沉重,却没有感觉太沉郁,我想这可能是因为在作品中我感受到了作家对人类的大爱。一直非常喜欢这种无论多么悲伤绝望,却依然存有一线希望的故事。即使是一种无形的希望,如果能从作家的视线中感受到些许温暖,那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希望。
——???
书籍介绍
◎一句话推荐
也许,有一天我也会成为某人的光芒,同时也会被他人照亮;韩国“年度最佳小说集”榜单前三甲作品。
----------
◎编辑推荐
1. 韩国中生代实力派小说家赵海珍短篇小说代表作首度引入国内,收录李孝石文学奖获奖作品《散步者的幸福》。
2. “你知道一个人可 以做的最伟大的事情是什么吗?”——述说普通人微小的善,如何对其他人的命运产生巨大的影响。(《光之护卫》)
3. “我活着,我正专注于活着的感觉”—— 囿于昼夜、厨房与爱,该如何想象山川湖海?(《散步者的幸福》)
4. “世界将无法压抑我们的想象。”——逝去时代陌生人遥远的挣扎,也能给当下的人们带来勇气和力量。(《东柏林》)
5. “伤痛不会使灵魂成长,只会不断地侵蚀灵魂。”——呼应《鹿川有许多粪》的现实叙事,李沧东没有继续写下去的故事,也构成了这本小说集的一个面向。(《小人物之歌》)
----------
◎内容介绍
《光之护卫》是韩国作家赵海珍的第三部短篇小说集,共收录九篇作品,包括荣获李孝石文学奖的《散步者的幸福》。
赵海珍擅长以对位法编织结构严谨的复调情节:出身贫寒的韩国当代年轻女性战地摄影师,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流亡海外的犹太小提琴手;客居他乡、无所依靠的游客,与非法入境美国的阿根廷清洁工;害怕人生遭受背叛的祖母,与她那年轻时萍水相逢的恋人;无力谋生的失意哲学家,与努力专注于活着的感觉的中国留学生……人物跨越时空,产生联结,命运彼此交错、呼应。微小的善、无意识的恶如同蝴蝶振动翅膀,最终给他人带来海啸般无法平复的巨大影响,薄薄的光束可以瞬间照亮平凡之物,赤裸的时间也让人性中的黑暗和不安无所遁形。
我是一个希望用真心写真心的人。
——赵海珍
----------
◎媒体推荐
重新唤起了呼应这个时代的文学想象力。——李孝石文学奖获奖评语
赵海珍的小说展现了那些受到光之护卫的人们的联结,告诉我们在这冷漠时代下,对他人的同情和善意会让世界闪闪发光。——《东亚日报》
赵海珍笔下“活着”的感觉令人印象深刻。小说中的人物为了让彼此活下去而努力挣扎着,他们也依靠这股力量艰辛地活着。这个同行者可能是亲近之人,也可能是来自异国的陌生人。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和走出自我世界的人们跨越时空的界限,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建立联结,为其人生带来了温暖的光芒。——《亚洲经济》
如果说感知他人是小说家的本质特征,那么赵海珍则更进一步接近了本质的核心。——《首尔新闻》
----------
◎读者评论
《光之护卫》这个标题,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读完全书后,更加感觉这个书名散发出耀眼的光芒。这让我产生一种感觉:我走在灰暗的世界里,找不到方向,漫无目的地徘徊时,突然看到一道光——一个人、一声呼唤或是一种联结,这些有时足以照亮一个人的前路。——시읽는리니
故事中那些脆弱、无力的人们让人心痛不已,但作者细腻柔和的笔触中和了那份悲伤和痛苦。光、春夜的温馨记忆、姐姐、名字、歌声等意象柔和却不失力度,以至于让我产生了一种想象,认为故事之外的主角们肯定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시읽는리니
这部作品共收录九个短篇,却完全没有短篇的感觉,每篇读起来都像是在讲述一个绵长悠远的故事,这种阅读体验还是第一次。——에이엔
在异常艰辛的时期遇到了这本书,它将我内心的孤独和疏离感最大化,让我产生一种神奇的感受,这种痛苦的体验反而给予我莫大的安慰。作为一名读者,第一次产生了想要报答作家的想法。——크리스마스
尽管这本书的主题比较沉重,却没有感觉太沉郁,我想这可能是因为在作品中我感受到了作家对人类的大爱。一直非常喜欢这种无论多么悲伤绝望,却依然存有一线希望的故事。即使是一种无形的希望,如果能从作家的视线中感受到些许温暖,那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希望。 ——서혜원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3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网站更新速度:7分
使用便利性:7分
书籍清晰度:7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是否包含广告:9分
加载速度:6分
安全性:9分
稳定性:6分
搜索功能:6分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购买多(130+)
- 还行吧(606+)
- 已买(469+)
- 快捷(208+)
- 值得购买(669+)
- 书籍完整(426+)
- 排版满分(140+)
- 无广告(625+)
- 实惠(476+)
- 内容齐全(503+)
- 引人入胜(181+)
- 内涵好书(285+)
下载评价
- 网友 龚***湄: ( 2025-01-14 14:09:48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蓬***之: ( 2024-12-26 17:11:00 )
好棒good
- 网友 詹***萍: ( 2025-01-06 12:17:20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辛***玮: ( 2025-01-19 13:10:09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扈***洁: ( 2024-12-24 01:21:48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隗***杉: ( 2025-01-08 10:22:17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仰***兰: ( 2025-01-19 12:26:01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居***南: ( 2025-01-16 01:15:59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温***欣: ( 2024-12-24 02:39:39 )
可以可以可以
喜欢"光之护卫(韩国“年度最佳小说集”榜单前三甲;也许,有一天我也会成为某人的光芒,同时也会被他人照亮)"的人也看了
- 192种防病药茶,喝出免疫力和自愈力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设计修行/光明社科文库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黄帝内经:最新整理珍藏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全国美术考级指定专用教材 速写考级9-10级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房地产经纪职业导论(第2版全国房地产经纪人职业资格考试用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你离考研成功,就差这本书(修订本)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中国美术学院名师教学-素描半身像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九华山风景名胜区景观析要/中国名山风景名胜区研究丛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海外直订Who are my Cousins A Tale of Dinosaurs as Mammals: Printed in Color 我表亲是谁?关于恐龙作为哺乳动物的故事:彩色印刷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汽车构造(汽车驾驶汽车维修汽车维修与驾驶专业用)/全国交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教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7分
人物塑造:6分
主题深度:4分
文字风格:5分
语言运用:4分
文笔流畅:8分
思想传递:8分
知识深度:8分
知识广度:7分
实用性:9分
章节划分:7分
结构布局:6分
新颖与独特:3分
情感共鸣:9分
引人入胜:5分
现实相关:4分
沉浸感:4分
事实准确性:7分
文化贡献:3分